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海内华人 社会 查看内容

阎连科:李白的诗在唐代或许只是“顺口溜”

2014-1-9 09:18|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2598| 评论: 0

摘要: 朱涛中新网1月9日电 “大唐李白:盛世之下,诗人何为?”文化沙龙8日在北京举行。小说家张大春携其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出席,与作家阎连科展开对谈。谈及李白,阎连科认为,李白的那种诗在唐代当时或许就只是“ ...


朱涛

中新网1月9日电 “大唐李白:盛世之下,诗人何为?”文化沙龙8日在北京举行。小说家张大春携其新书《大唐李白-少年游》出席,与作家阎连科展开对谈。谈及李白,阎连科认为,李白的那种诗在唐代当时或许就只是“顺口溜”。

李白名气很大,“知道”他的人很少

在张大春看来,多数人对于李白的认识或许只停留在一个诗歌的符号上,但对于李白其人本身却并不真正了解。“李白是被最多人提及的,名气很大,但是我们‘知道’他却很少,对于他的认识或许也存在很多谬误。”

据张大春推测,李白的家庭极有可能是商人家庭。而少年时的李白在那个本应自立家业的年纪并未离家,他当时或许因身负命案而隐居寺庙。

除了这些让人觉得有些离谱的猜测,张大春也坦言,李白留下的诗并非全是精品。“我们回头来看,李白留下非常多好的诗,但是这些好的诗之外,有很多很糟糕的诗、肉麻的诗、甚至吹牛拍马的诗。”

然而张大春认为,李白的伟大却也并未因这些“糟糕的诗”而受到影响。“李白调和了民间的语言、调和了当时流行的旋律和声腔。而正是那些最草根的妓女、乐师、歌者为李白提供了音乐上的刺激,让他恢弘了整个唐诗的格局。否则唐诗大概永远只是考试格律诗陈腐无比的作品。”

那些诗就是当年的顺口溜

而在阎连科看来,这些今天看来韵味十足的“诗”在唐代或许就只是“顺口溜”。“这个诗在当年可能没有那么大的意义,无非是为讨一碗饭吃。今天的我们看不懂,但是当年对他们来说那就是白话文。李白当年写诗,在茶楼或者酒楼,那一定是打油诗、顺口溜,顺手就来的。而今天随着时间的推移,随着我们彻底的白话文化,我们对那些诗完全不懂。如果不是顺口溜绝对不会有这样的天才出现。”

由此,谈及语言在时代中的变化,阎连科认为,今天的我们也没有必要那么自卑。“我们今天说语言不如唐宋,也许过一百年、二百年,我们的孩子们看我们的文章就像看文言文一样,他也会觉得我们的语言非常好。”

他说:“时代就是这样,完全无法往后头,只能往前头,今天的语言就是有它的丰富性。当年唐宋也好,明清也好,看他们语言的时候一定觉得我们的语言不如他们,《红楼梦》里面很多大实话,怎么能跟唐诗宋词比呢。语言和时代是一样的,走到哪里都有它的丰富性。”

(原标题:阎连科:李白的诗在唐代或许就只是“顺口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