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3日至27日,本市检察机关将集中开展为期一周的“举报宣传周活动”。2013年以来,全市检察机关举报中心共收到首次举报职务犯罪线索4914件,同比增加8%,立案侦查县处级国家工作人员59人,厅局级以上人员15人。北京检方下一步将继续以拆迁款、社保基金以及财政经费等涉及民生领域的犯罪作为查处重点。 检方依法查办的一批重大贪污腐败案件中,就有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十五研究所原副所长陈周坤挪用公款一案,其利用担任该研究所产品销售中心主任主管项目内合同管理和资金支出的职务便利,通过签订虚假合同支付合同价款的方式,两次挪用公款共计2533万余元。据此前央视报道,陈周坤一审被判处有期徒刑二十年。 记者了解到,在去年工作中,北京检方通过研究犯罪手段规律,重点查办通过虚报冒领的方法套取拆迁补偿款、社会保障基金和财政经费等同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腐败犯罪。其中在北京市通州区新华街道办事处街政管理科原科长王丽艳贪污一案中,其利用负责街道优抚、社会救济等工作的职务之便,采取虚列人员、伪造签名等方式虚报冒领在职伤残人员抚恤金、优抚人员慰问金等23万余元,并侵吞街道办事处代管的孤寡低保户房屋,变卖后获利人民币106万余元。 为了摸清犯罪手段规律,规范案例分析工作,市检院去年建立“北京市检察机关案例分析数据库”,收录了2008年以来的已决职务犯罪案件的侦查终结报告、起诉书、案件审查报告、判决书等材料,同时将过去十大领域职务犯罪案件分析报告纳入其中,提高了案例分析的质量和效率。 北京检方表示,从当前举报线索情况来看,少数举报人或出于泄愤报复或出于其他私利,以匿名方式肆意侮辱诽谤被举报人。北京检方提倡和鼓励群众署名举报,市检院至今尚无一例泄露举报人信息的事件发生。去年检方为署名举报人颁发的最高额奖励为2万元。北京市人民检察院24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以来,北京市检察机关举报中心收到的首次举报职务犯罪线索同比增加8%,52.8%的初核举报线索被移送自侦部门立案侦查。 北京市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李新生表示,截至2014年5月底,北京市共有减刑、假释、暂予监外执行罪犯1455名。经检察机关监督,重新被收监的罪犯共有9人,监管部门提请减刑和假释不当的有10人。 2013年北京检方立案侦查 59人 县处级国家工作人员 15人 厅局级以上人员 占25.43% 57件案件 立案侦查贪污贿赂100万元和挪用公款1000万元以上 201件案件236人 立案侦查贪污贿赂100万元和挪用公款1000万元以上 123件案件152人 已移送审查起诉 2013年1月至2014年5月北京检方接到举报 235件线索 受理渎职侵权犯罪案件 15名 处级领导干部渎职侵权犯罪要案 占立案人数的14.2% 3名 司法工作人员 47名 行政执法工作人员
4914件线索 首次举报职务犯罪 808件线索 进行初核 427件线索 移送自侦部门立案侦查 检方提示:很多举报材料因书写不规范,无法核实线索。最好能随信寄送原始证据,最重要的是要留下联系方式。 涉及民生腐败犯罪 方式 骗取拆迁补偿款、回迁安置房指标、停业停产损失 伪造各种证明材料和文件 骗领失业保险金、养老保障金 虚构、冒用不具有申领资格人员的身份信息 截流中央财政粮肉补贴、套取科研经费 伪造采购合同、转出套现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