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制晚报讯 备受雍正皇帝荣宠的怡亲王、在各类影视剧中频繁出镜的“十三爷”——爱新觉罗·胤祥,他死后的生活可能并不平静。 《法制晚报》记者近日发现,位于河北省的“怡贤亲王墓”,历经战乱,园寝建筑多半已经受损。其虽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但重载车辆长年蹂躏古墓神道,给幸存下来的文物造成诸多安全隐患。 目击 重车碾轧古墓神道 河北省涞水县东营房村西南,三面环山,一面临水,是十三爷的长眠之地。园寝坐西向东,占地六百余亩,曾经有三十多座配套建筑,但历经战乱多数荡然无存。如今的王爷坟,大多变成了庄稼地。 怡贤亲王墓现存文物主要集中在三里长的神道上。赑屃及神道碑立在神道的最东面,其上碑文左满右汉——“忠敬诚直勤慎廉明和硕怡贤亲王神道碑”清晰可见。三间四柱石牌楼两座,气势恢弘,还包括神桥三座。 神道原本是通往陵墓殿堂等处的大道,如今却是附近村民出入、下地干活的必经之路。农用车在神道上来来往往,还不乏重载货车,留下深深的车辙痕迹。近日记者探访时发现,一辆未挂牌的水泥罐车,轰鸣着从石牌楼下穿过,站在附近的人能感到震动明显,大车随后又从石桥上碾轧过去。 记者看到,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禁止重载车辆通行”的警示牌就矗立在神道旁,大车司机却视而不见。 观察 神桥拱石出现断茬 “怡贤亲王墓”是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如果从十三爷1730年去世算起,这座规模宏大的园寝,已经有284年的历史。 冯其利先生所著的《清代王爷坟》一书记载:1927年,怡王府来人将树砍伐卖掉,上世纪30年代曾遭盗墓。此后,怡贤亲王墓地面建筑除三里神道的牌坊、神桥等,再无遗存。 北京文物爱好者孟国忠先生告诉记者,他2010年曾经造访此地,当时就发现很多大货车穿行神道,反复地碾轧、蹂躏,实在让人揪心。 记者观察,神道上现存三座石桥,两座拱桥的扇形顶拱石,已经出现了10余处断茬、裂缝,显现出类似凿损的痕迹。 据当地村民说,这些硬伤,都是重载车长年碾轧所致。 观点 穿行重载车 文物隐患多 北京石刻艺术博物馆副研究员刘卫东指出,在现存的清代王爷坟中,怡贤亲王墓规模宏大、遗存较多,实为不易。重载车辆长年穿行古墓,难免剐蹭、冲撞到文物,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石牌坊就像搭积木一样,而石构件很容易被重载车震酥。
中国古桥研究与保护学会会员梁欣立先生介绍说,园寝内的神桥,一两吨重的马车、轿车还能勉强应付,若被三四十吨重的重型卡车长年碾轧,容易造成桥体下沉、变形,甚至坍塌。若要延长文物寿命,必须制止重载车辆通行。 就此事,记者致电河北省涞水县人民政府的文物管理所。一位姓钱的所长介绍说,怡贤亲王墓的神道,在清政府灭亡之后,变成了一条乡村互通的“道路”,这属于一个历史问题,不容易解决。文物部门也曾对重载车进行管理,但又没有别的路可走,结果有的车干脆轧了老百姓的庄稼地。 钱所长透露,他们正计划在神道南侧修一条路,解决车辆通行的需求,从而避免大车威胁文物。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