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网摘 聚焦华人 查看内容

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撒哈拉沙漠上的“白衣使者”

2021-4-16 02:07|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3816| 评论: 0

摘要:   自1973年开端至今,中国已派出23批医疗队、累计医务人员1000余名,奔赴突尼斯各地进行医疗增援。无论是在突尼斯的戈壁边沿,照样山区深处,来自中国的“白衣使者”尽力克服本地医疗药品举措措施缺乏、医疗技巧落 ...

  自1973年开端至今,中国已派出23批医疗队、累计医务人员1000余名,奔赴突尼斯各地进行医疗增援。无论是在突尼斯的戈壁边沿,照样山区深处,来自中国的“白衣使者”尽力克服本地医疗药品举措措施缺乏、医疗技巧落后、生活情况艰苦等各种晦气前提,用实际施动践行着“大年夜爱无疆、医者无界”的宝贵精力。

  撒哈拉戈壁上的“白衣使者”——记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

  新华社突尼斯8月6日电 通信:撒哈拉戈壁上的“白衣使者”——记中国援突尼斯医疗队

  新华社记者汤洁峰

  “我和孩子永远都邑记得,是中国的‘腊梅大夫’救了我们,我想给女儿取个谐音的名字——Lamia, 欲望她往后也能成为大夫,赞助更多的人。”突尼斯妇女哈斯娜7个月前有惊无险地产下一对龙凤胎,日前她特地赶到病院向中国第23批援突医疗队大夫余腊梅表达真诚感激,这也为中国援突医疗队与本地庶平易近间的友情增加了一个动人片段。

  “我们最冲动的事就是可以或许身披五星红旗,有机会代表国度做出供献,”中国第23批援突医疗队总队队长卜庆铭说,“我们有一个时刻关怀故国、能战斗的团队,我们不怕任何艰苦。”

  对这些中国大夫来说,本地公立病院专业医务人员缺乏是最大年夜挑衅。“在国内我仅仅须要敲定大年夜的治疗决定计划和做些高难度的剖宫产手术,而在国外,从做B超检测、裂伤缝合到产房艰苦儿的接生等等,很多工作都须要我本身来做。”妇产科大夫余腊梅形容中国大夫们“几乎撑起了全科室所有的抢救义务”。

  在本地大夫人手不足、病患数量宏大年夜的情况下,中国大夫一周的值班时光广泛长达80小时以上。而在此基本上持续24小时的加班加点,在病院吃住逝世守,甚至靠服用安眠药来强迫本身歇息、以便开展次日的工作,也逐渐成为习认为常,但每名中国大夫对此都毫无牢骚。

  因为在他们的心中,病人的健康和笑容是医者最大年夜的寻求,病人的一句感激就是献给他们最好的礼品。

  在每批医疗队为期一年的工作时光内,若何让每一位病患知足,队员们会为此尽心竭力;而若何能进步本地的医疗程度,也令他们忧虑难安。“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尽力将中国先辈的医疗技巧传播给本地,这也成了中国大夫们给本身定下的一个“小目标”。

  “闲暇之余,我会给本地大夫同事们做些PPT、小课件等,让他们体系地进行进修。”在影像科大夫姚宏亮看来,将自身在国内多年的从医经验倾囊相授,给本地留下一支带不走的医疗队,这是每一批中国援外医疗队的任务。

  “人们常说妇产科又脏又累,但我酷爱这份工作,每当我接生的宝宝第一次发出哭声,我就从心底认为高兴,”妇产科大夫肖爱兰笑着回想起和突尼斯病患的各种接触,“出院的病人经常拉着我们的手,一个劲儿地说感谢,露出由衷的笑容,我也深感骄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怀着为中突友情办事的初心,每一批医疗队收成的也是突尼斯人平易近由衷的感恩。

  在第23批援突医疗队4个站点中的梅德宁省大年夜区病院,院长塔里布在提起中国医疗队时也充斥钦佩和感激之情,“中国大夫异常勤奋,承担下大年夜量工作,同时还赞助我们的大夫晋升了程度,他们是一批真正崇高出色的大夫”。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相关分类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