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国70年)人物志:“不见外”的“老外”潘维廉:向世界讲述真实中国 中新社福州9月1日电 题:“不见外”的“老外”潘维廉:向世界讲述真实中国 1988年,潘维廉举家来到厦门,一住就是31年。如今,潘维廉是厦门大年夜学治理学院传授,成为中国高校最早引进的MBA课程外籍教师之一、福建第一位获得在华永远居留权的外国人、“厦门市荣誉市平易近”,曾获得中国“友情奖”。 ![]() 中新社记者 杨伏山 林春茵 黄咏绸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见证者,这些年你热忱地为厦门、为福建代言,向世界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这种‘不见外’我很赞美。”本年2月1日,中共中心总书记习近平在给厦门大年夜学外籍传授潘维廉的一封回信中,如是称赞。 ![]() 2018年事尾,潘维廉的新书《我不见外——老潘的中国来信》(中、英文版)首发。该书精选作者30年间47封写给美国度人同伙的私家信件,从一个经久在华生活的外国人的独特视角,记录和展示了中国改革开放的汗青过程和巨大年夜变革。 潘维廉与中国的缘分,要从上世纪七十年代说起。他回想道,那时,他被派到台湾,对海峡对岸的大年夜陆产生了兴趣;他还将在台湾出身长大年夜的美国老婆苏珊娜带到了大年夜陆。 1994年,他的同伙质疑中国“靠海有成长,内地没成长”。他决定亲自走一走,“讲述真实的中国故事”,遂一家子自驾漫游中国。 不久前,潘维廉刚停止第二次自驾漫游中国之旅。这是25年后潘维廉“重走”中国城市和村庄,全程31天,行进上万公里。 “别叫我老外,我是‘老内’。”62岁的潘维廉滑稽、滑稽,“我们见证了中国经历的前所未有的变更,从某些小方面来说,我们甚至也介入了这些变更。” 25年前,他到兰州,在兰州最好的宾馆住了三天三夜。但在此时代,两天两夜停水停电,他一家住在24楼,天天回酒店都苦不堪言。 ![]() 此次重返兰州,他问本地人:“你们还停水停电吗?”本地人说:“怎么会停水停电呢?” 此行达到云南省石林彝族自治县,村平易近徐立道告诉潘维廉,他是1949年以来第一个到村里来的“老外”。在这个荒僻罕见小山村,潘维廉发明,不只有水泥路、好房子,还有电和收集,老农都在用微信和淘宝。 潘维廉犹记得,初到中国时,他曾骑自行车往返3个小时,跑到厦门湖里的免税店买蛋黄酱。而今,厦门有沃尔玛、家乐福、麦德龙等很多大年夜型购物场合,“我们可以或许买到以前极端渴求的外国食物和产品,尽管我们如今根本只吃中国食物了”。 潘维廉原认为,中国要用五六十年甚至七八十年才会产生大年夜变更。没想到,仅仅25年,他就看到了中国的巨变,“中国最大年夜的变更是门路好太多了,另一个巨变是绿化多了”。 ![]() 作为“不见外”的“老外”,潘维廉深知西方对中国的成见,由此热衷于做这片地盘的“代言人”,欲望让西方人更周全客不雅地熟悉中国。 今朝,他已著有《魅力厦门》《魅力福建》《魅力泉州》等书,正策划出版“老潘看中国”丛书。他还以本身的亲自经历为中国“代言”,为福建的厦门和泉州、上海的松江区等多地获得国际花圃城市金奖出力。 让潘维廉高兴的是,他那些在上世纪九十年代早期出国的很多学生已经回到中国,取得了很大年夜的成功。“中国必定会强大起来的,我早就告诉过你了!”(完)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