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重庆8月4日消息 记者今天从重庆沙区警方获悉,历时近3个多月的缜密侦查,专案组一举侦破了一起涉案金额1.18亿元的部督特大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3名犯罪嫌疑人均已落网,挽回国家税款损失1900余万元。 2013年3月,重庆沙坪坝区国税部门在工作中发现,沙区某毛发制品公司的生产规模和其产值严重不符,随即,国税部门通知该公司法人王某到税务局核实了解情况,而心怀鬼胎的王某却不知去向。国税部门立即向公安机关发去协查函并移交了公司相关材料。 接到后,沙区警方迅速抽调10余名精干警力,连夜联合国税部门成立专案组,召开案情分析会,并制定了详细侦查计划,深入展开调查取证工作。专案组初步掌握的情况显示,这家公司的注册地在沙坪坝凤鸣山西物市场,而实际生产地是王某在沙坪坝歌乐山镇租用一个农家小院,更为奇怪的是在近200平米的农家小院里面竟然没有任何的生产设备。民警随即走访了其租用的农家小院房主和周围群众,专案组得知该公司平时只是聘请周围村上50岁以上的中老年妇女,这些妇女平时只是手工整理牛尾、牛毛等简单工作,且工作量不大,每人日均工作8个小时左右。从工人口中得知,王某只是月底发工资时才去这个农家小院,平时从来不关心工厂情况,对工人也不进行管理。但是每到税务工作人员到工厂去检查的前几天,王某会临时让厂里工人到周围的农村雇佣当地的更多老年妇女冒充工人数量,并以每人每天50元的费用支付给这些临时租用人员,以充公司员工来用于应付日常检查。难道是一家空壳公司?专案组经过初步侦查,判断该注册公司的目的只有一个:为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打掩护,以应付税务部门检查。 异地取证,水落石出 在掌握证据后,专案组依法对该公司账目及销售记录进行封存。公司台账显示,自2012年4月至2012年7月,该公司向河南、上海、广东等多家公司合计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300余份,涉案金额达1亿多元。为了进一步查清事实,民警从王某及王某某的主要往来账户着手,查找每一笔资金的真实走向。后民警发现,王某交易的银行的账号中,有一大部分是其在安徽老家收购了大量当地人的身份证复印件,并用收购来的身份证办理了40余张银行卡,然后王某通过转账等方式向这些银行卡内转入数量不等的资金,有意制造向农户支付购买毛发货款交易的假像,而事实上最终所有的资金都流到了王某及其关系人的王某某、阮某的账户上,最终给税务部门制造了有大量业务交易的假象。与此同时,专案组人员赴广东、河南等地查找与该公司有业务往来公司,实地查询、调取银行账单,发现王某竟是往来增值税发票业务,为此这家涉嫌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用于骗取出口退税、抵扣税款发票的案件水落石出。 秘密蹲守50余天 成功收网
专案组民警在掌握确切犯罪证据后,立即组织人员赴安徽阜阳、太和等地抓捕涉案人员王某某、王某和阮某。老奸巨猾的王某和王某某自知罪行暴露,便断绝与所有亲朋好友的联系,并以变换居住地,采取租房、以别人名义购房居住等方式逃避公安机关抓捕。面对该情况,专案组制定了欲擒故纵的策略,将部分警力撤回重庆,给对方制造民警已离开的假象,同时派遣精干警力围绕王某等人经常活动的区域秘密蹲守,实行全天候监视,经过长达50多天的艰苦工作, 6月19日,传来好消息,专案民警在安徽省某县境内一举将正准备商量如何逃跑的王某与王某某抓获,随即阮某也相继到案。 经审查,王某某等三人面对铁的事实,最终如实交待了违法犯罪事实,自2011年7月以来王某、王某某阮某等人通过注册沙区某毛发制品企业为幌子,以收购牛尾、牛毛等农副产品的名义虚列虚报收购产品及交易额,取得进项增值税专用发票后,向涉及广东、安徽、河南等5省市的近20家企业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以4%的“开票费”从中捞取好处,并票面金额1.18亿元,税款1900余万元,给国家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原标题:重庆警方侦破一起特大虚开增值税发票案 涉案金额上亿元)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