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窗期成官员外逃“突破口” 检察官指出应对症下药 缩短初查到双规之间的时间差 本报讯 官员失踪并非近期的偶发现象,而是具有一定内在必然性的制度痼疾。 昨日,南京大学法学院教师、南京市建邺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黄旭巍博士对法晚记者提出以上观点。 官员在失踪之前,往往经历了先贪污受贿发家致富、再转移妻儿与资产成为裸官的漫长过程。相关监管方却浑然不觉,让其从容择机出逃,这暴露出监管的漏洞。 黄旭巍表示,有较多案例显示,官员在被调查期间失踪。 究其原因,一是官员虽被调查,但还并未被采取强制措施,这个时间差成为了官员外逃的突破口;二是官员用假证件让出境限制形同虚设。 对症下药,一是要尽量缩短从初查到双规、逮捕的空窗期,并且在这一过渡期内应重点监控;二是要加强身份证、护照的管理。 黄旭巍指出,我国在加入《联合国反腐败公约》后,与36个国家签订了引渡条约。但是,如果官员逃往既未批准《公约》又未与我国签订引渡条约的国家,则只能考虑依据该国《移民法》遣返非法移民的形式引渡外逃贪官,或者依照“互惠”原则进行引渡。 为有效制约官员外逃行为,应加强对裸官的监控制度,落实官员出境的审批制度。 不仅要在形式上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而且这笼子要足够坚固;这笼子如果有钥匙,决不能由笼子里的人掌握。 相关新闻: 2013年6月20日,湖北省公安县政府通报,该县畜牧兽医局局长蔡道明与家人和单位失去联系。近年来失踪或曾失踪的官员,还包括贵州省原交通厅厅长卢万里、云南省原交通厅副厅长胡星等。资料显示,失踪官员多数因涉经济问题出逃,常以休假为借口。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