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周烈日炙烤,街头树叶都黄了。树犹如此,人何以堪?幸好,城市透出清清爽爽的人情味,社会表达出越来越多的人文关怀:合肥开辟了“环卫工人清凉驿站”,开放冷气,专供环卫工纳凉;热心市民捐献了1万斤西瓜,给高温下的劳动者解暑……
高温难持久,烈日不足畏,社会缺少人文关怀,制度漠视高温权益,心灵变成一片自私的“沙漠”,反倒更可怕。按时足额发放高温补贴、向社会开放纳凉公共场所,乃至端一碗清凉沁人的“绿豆汤”、为乘客搭一块公交站遮阳棚……高温关怀来自政府、单位,来自全社会,来自每个人。要将心比心,感同身受,听一听高温作业者的诉求,想一想应对热浪的方法,让防暑降温更加机制化,让劳动过程更有人情味。 多一份理解,多一点宽容——遵守交通规则,让交警不那么辛苦;少扔果皮纸屑,让环卫工人少扫一点垃圾;排队上下车,让公交司机少烦一点神。大热天,心火大,人会更躁热。宽容点,理解人,更能彼此清凉身心。高温天,每个人都能送出一分清凉,每个人就都能享受一片“绿荫”。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