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海内华人 社会 查看内容

女子因交不起上岗费未当上教师 多年来四处申诉

2013-10-1 03:26|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2694| 评论: 0

摘要: 交不起上岗费没当成教师 当事人欲打行政官司河南邓州市教育体育局纪检书记承认:14年前各乡确实收过费属违规师范毕业后,因交不起1.5万元“分配上岗费”没能当上教师,“河南省邓州市裴营乡的第一个大学生”王茜( ...

交不起上岗费没当成教师 当事人欲打行政官司河南邓州市教育体育局纪检书记承认:14年前各乡确实收过费属违规

师范毕业后,因交不起1.5万元“分配上岗费”没能当上教师,“河南省邓州市裴营乡的第一个大学生”王茜(化名)多年来四处申诉。

日前,法制晚报记者赶赴当地采访,邓州市教育体育局纪检书记承认,当年邓州市各乡因为财政紧张,纷纷制定土政策向毕业生收取上岗费,这完全违规。王茜因未交款,所以未被安置上岗,也未定编。如今,王茜的教师岗位已经不可能恢复。

今天上午,王茜告诉记者,她准备到法院起诉邓州市教体局,讨回教师资格。

交不起“上岗费”没能上岗当教师

诉说遭遇

王茜家在河南省邓州市裴营乡。1999年,22岁的她从南阳师范专科学校毕业。

她说,她的档案关系被转到邓州市教育体育局,户口等则被落到裴营乡教育办公室,由教办室统一分配上岗。

她表示,当年自己被暂缓一年分配,她只能到附近的一所中学当代课老师。做了近一年代课老师后,王茜去了广州打工。

2000年,她听说乡教办室要为未分配工作的毕业生重新分配上岗,但要求每人交1.5万元上岗费。因为家里没钱,自己没能上岗。

其后5年,她一直在广州打工。虽然对“交不起钱就不能上岗当教师”的事很不满,但因为身在外地打工,她一直没能为自己讨说法。

她告诉记者,2005年2月,乡教办室的人找到王茜的父母,说要身份证复印件,准备给当年没有分配的毕业生分配上岗。身在广州的王茜立刻把自己的身份证传真过来,可到最后,王茜的审批没有通过。

怀疑同村人冒名顶替“黑”了自己

不久后,一个传闻更让她难以接受:同村的王莹(化名)从幼师毕业后到裴营乡中心小学任教,是公办教师。

王莹的父亲是退休教师。王茜怀疑学历没有自己高的王莹一定“走了关系”,并且顶替了自己的职位。

原因是,此前王莹的父亲曾两次找到王茜家人,想要她的毕业证书、身份证、教师资格证等。

第一次,王莹的父亲和他人前来,称同来的人要花钱买王茜的毕业证、身份证、教师资格证等,王茜家人没有同意;第二次,王莹的父亲说要借这些材料,说有亲戚在乡教办室工作,可以为王茜工作的事帮忙,但王茜的家人还是没同意。

王茜觉得,对方是另有所图,目的是让王莹顶替自己上岗。

但王莹不认可这个说法。王莹对法制晚报记者表示,自己只是代课教师身份,而且已经不再教课,她在学校门口开了个小食堂,专门接待学生。

她说,自己根本没转为公办教师,何来顶替?

王莹的父亲则称,第一次去王茜家是受人所托,第二次则是为帮王茜找工作。

他说,自己的女儿是2003年毕业的,那时已经出规定不许再收“上岗费”。

称发现档案内资料丢失更加怀疑

这之后,王茜回到老家,开始四处申诉。

她曾经多次到裴营乡教办室、邓州市教体局等地维权,但屡屡碰壁。她说,在邓州市教体局局长的干预下,她看到了自己的档案。

但是,对档案内的材料,王茜又有了新的质疑。她认为自己的档案内缺少了当年的高考试卷、教师资格认定申请表、高中毕业登记表、高中入团申请表、教师资格证等材料。

这让她更加怀疑,自己因为没交“上岗费”一直没能上岗,其间有人趁机偷走自己的档案材料,冒名顶替。

走访政府部门

承认因财政缺口当年收“上岗费”

裴营乡教办室的工作人员说,王茜的申诉,让大家倍感头痛。

乡教办室一位工作人员向法制晚报记者表示,2000年,乡里因为财政缺口,出台了一项土政策,对毕业后没有分配的毕业生收取1.5万元上岗费。

他表示,王茜的遭遇,在裴营乡和邓州市所辖其他各乡并不是个案。当初有不少师范类毕业生被要求先交“上岗费”再分配上班,有的人交了钱马上就被分配上岗,有的人没交钱,一直做代课教师,后来才被纳入公办教师体系。那些因为没有交钱而离岗的人,后来纷纷改行。

但他否认了档案材料丢失的说法。“教师资格证在个人手中保管,怎么可能放进档案呢?”

裴营乡政府负责人则称,以前的领导早换了,他不清楚当年收取上岗费一事。

称是各乡“土政策”完全违规

邓州市教体局的工作人员称,王茜一家在这里是“名人”,很多同事见到他们都会退避三舍。

记者曾陪同王茜的家人到教体局要说法。该局纪检书记李坤林亲自进行了接待。李坤林回忆,2000年的时候,邓州市各乡确实因为财政紧张,而向准备上岗工作的毕业生收取“上岗费”。

“最少的也收了8000块钱,最多的好像收了3万块钱。”他说。

他承认,这项政策并非国家和省里、市里的规定,是各乡自己制定的政策,完全是违规之举。

“没有岗位,只能暂缓一年分配。发不出工资,只能收上岗费,再用这些钱给老师们发工资。”他说。

因没有在岗故未被定编制

李坤林出示了调查报告和河南省教育厅对此事的行政复议决定书。其中显示,王茜1999年毕业后,被邓州市教体局分配至裴营乡教办室,因当时教职工工资为乡镇发放,故当地政府要求1999年和2000年分配至该乡的教职工人员交纳上岗费。

王茜因未交款,所以未被安置上岗和发放工资。其在乡里的中学任代课教师时,已知悉此事。2002年,教职工工资上划,由市财政局发放,因王茜未在岗,所以其工资没有实行上划。

2004年,教职人员定编定岗时,王茜没有在岗,所以没有定编。2005年,市财政局对历史遗留的未上划教师进行重新审定,只认可在岗教职人员,王茜没有在岗,所以未被认定。

行政复议决定书中还说明,不存在王莹顶替王茜上岗一事。

公办教师岗位肯定不能恢复

关于王茜所称档案内有材料丢失一事,李坤林解释,档案材料私人无权查阅,也不会有人将档案内的材料遗失。即便有材料丢失,也不能确定档案内的材料是在教体局丢的,因为档案管理要经过很多环节。

对于王茜的公办教师岗位能否恢复,李坤林明确表态——不可能。

“首先王茜多年不在岗,不能够再担任教师。另外,以前交了‘上岗费’的教师们如何看待此事?那些与王茜同样没有交钱而未能上岗的人,教体局又该如何面对?这点,教体局以及其他各级部门都无力承担。”他说。

当事人近况后悔当初读大学

王茜坚持认为,当年乡里的违规政策导致自己无法成为公办教师,政府部门理应为此负责。

“这么多年过去了,它影响了我的人生,他们理所应当给我解决问题!”王茜说。

王茜的妹妹说:“我姐姐是我们乡当年唯一的大学生,现在却没有工作,我们不在乎教师的工资有多少,就是要讨一个公道!”

王茜住的村子里,村民大都盖起了新的瓦房。但王茜一家仍然住在三间低矮的土房中,一扇摇摇欲坠的木门油漆早已剥落,2米多高的土墙也已斑驳不堪,全家唯一的电器就是一台9英寸的黑白电视机。白天走进去,屋内仍然很昏暗,必须开灯。

现在王茜已经不是农民身份了。因此村里分地的时候,她没有份儿。同时,因为她没有正式工作,也没有医疗保险。

14年间,她大多数时间在家发呆,有时去外地打工。她对自己当初上大学的选择感到后悔。

最近几年,王茜有些神经衰弱,说话时经常语无伦次,提及往事还会止不住落泪。

今天上午,王茜告诉记者,她准备到法院起诉邓州市教体局,讨回教师资格。

采访期间,记者试图联系其他因未交“上岗费”而被迫改行的人,但由于多数人到外地打工等原因,采访未果。

专家说法可起诉乡政府、教体局

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刘莘教授认为,由于裴营乡政府的违规政策,导致王茜失去成为公办教师的机会,她可以向基层法院起诉对方。

北京市律协劳动与社会保障法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梁枫则表示,如果当地教体局存在管理上的失责,导致其未能被实际安排工作,也可就此对教育局提起行政诉讼。

关于诉讼时效问题,梁枫认为,如果被诉一方以不作为的方式,导致当事人受到的侵权侵害一直处于持续状态,可以不受时效限制。

刘莘教授同时表示,王茜目前申请上岗已经不现实,她长期脱离教师岗位,已经不具备上岗的资格要求。

刘教授认为,有关部门应该和王茜协商,并就自身的过失给王茜一定补偿。

追究当年领导责任难度大

刘莘教授认为,此事已经过去14年之久,邓州市有关部门虽然可以向当年执行违规政策的责任人追责,但难度很大,因为很多人可能已经转岗或者退休。

但刘莘教授表示,裴营乡政府作为一级政府部门,不能因为某个官员的离开就不再负责,他们应当对当年的事情负责。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