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海内华人 社会 查看内容

教授感叹大学生古籍知识匮乏:不知《永乐大典》

2013-10-1 03:27|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2682| 评论: 0

摘要: 羊城晚报讯 “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知道永乐大典为何物的?”日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做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主讲“《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与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时如此发问,看 ...

羊城晚报讯 “在座的同学,有没有不知道永乐大典为何物的?”日前,中山大学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主任康保成教授做客中山大学南方学院主讲“《永乐大典戏文三种》的再发现与海峡两岸学术交流”时如此发问,看到台下差不多一半学生举起了手,康保成教授非常惊讶,“没有想到现在的大学生古籍知识这么匮乏,这说明高校读书氛围有待加强。”

“永乐大典的原本,自中国的近代开端,辗转了九地。从北京到伦敦,从伦敦回到北京,从北京到南京、从南京到香港,从香港到东京,从东京到南京,最后被台湾的图书馆保存到今天。”康保成表示,提到永乐大典的找寻,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这是个广州人,住在番禺,他就是叶恭绰”。据介绍,这位梁启超的好友,在保护国家文物上不遗余力,从英国购回了《永乐大典》卷一三九九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他避难香港,临行前把珍藏的7箱文物寄存起来。抗战胜利后,这批受到重点保护的文献,全部交给南京中央博物馆保存,抗战期间《永乐大典》也成为有资格登上避难美国国会图书馆航班的藏书之一。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