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人网

华人网 华人网 海内华人 新闻 查看内容

中国派体校生参加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未占优势

2013-10-10 01:39| 发布者: 华人网| 查看: 2916| 评论: 0

摘要: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第二十一届中日韩青少年会在潍坊举行。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派出的多数都是体校生,而日本和韩国的参赛选手大都来自普通中学,但日韩选手在很多比赛项目上 ...

央广网北京10月9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近日,第二十一届中日韩青少年会在潍坊举行。有媒体报道称,我国派出的多数都是体校生,而日本和韩国的参赛选手大都来自普通中学,但日韩选手在很多比赛项目上的成绩却并不逊色。

虽然我们并不能依此就说三国青少年在综合素质上有什么明显的差距。但是,这个情况也让很多人再次开始思考我国青少年的身体素质和教育问题。

早在1993年的时候,就曾有一篇文章,叫《夏令营中的较量》,就反映和探讨过类似的问题,在当时也引发了对教育问题的讨论。20年过去了,各国情况有什么样的变化?当时文章的作者,也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副主任孙云晓,又如何看待这个问题?

20年前,孙云晓采访了中日青少年的海岛、草原探险夏令营等活动。当时的一些场景和细节让他很受触动:

孙云晓:日本的孩子特别能够吃苦,有顽强竞争的底子意识,而且有环保意识,中国的孩子有非常严重的不适应。日本的70个孩子到了北京,老师就能说解散,自由活动,几点钟回来集合,然后一会儿雷雨大作,这孩子都按时回来了。

根据夏令营的情况,他写下了《夏令营中的较量》一文,在当时引发了对中国孩子意志和体质等综合素质教育的讨论。而最近,有媒体报道称,在近期的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中,我国派出的基本都是体校生,而日本和韩国的参赛选手大都来自普通中学,日韩选手成绩却并不逊色。

孙云晓表示,对于这样的结果他并不意外,他指出中国学生学习压力不小,缺乏运动和睡眠的时间:

孙云晓:这个运动会的结果和我理解的想象的完全一致。不用去看这个运动会,中日韩三国青少年在一块,中国学生的体质和耐力都是最弱的。中国学生运动时间很少逐渐养成不爱运动的习惯。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有全国大规模的中小学生的跟踪对比调查,99年的时候全国有近半数中小学生学习超时,睡眠不足。到2010年的时候这个比例已经升到近八成。

孙云晓认为,中日韩三国,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上,观念不同:

孙云晓:孩子的差异实际上表现为教育的差异,主要的问题不是说中国孩子不行,而是中国教育有危机。日本的特别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和野外生存能力,中国的教育就特别重视孩子的成绩,这个吃好穿好学习好。

曾到日本留学的孙小姐介绍,日本的学校和家庭很鼓励学生去参与体育运动。而在日本,社会流行文化对于体育和体育精神的倡导和传播,也给孙小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孙小姐:日本很多的文化产业方面很提倡中学生的锻炼,漫画业和动画片很多都讲运动的,尤其在全日本一热播之后,很多人因为动画片去参与运动项目。

除了体育锻炼,孙云晓也介绍,在日本,学校经常组织孩子进行野外活动。而组织方将安全措施做得很细致,这也是对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一个支撑。

孙云晓:他们就是把安全预案做到了惊人的细致。所以一方面让孩子吃苦吃到把最大的潜力都给他激发出来了,同时它又把危险的概率降的很低。

而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有曾经到中国学习过的韩国留学生姜同学介绍,现在韩国父母也更重视学习,小孩子的体育锻炼不太多。

姜同学:韩国新闻报道,每个学校就少点体育课,多去补课或者学习。下课以后要去补习班,晚上到十一点都去上课。自己弟弟也是,去补习班,运动的机会很少。

对此,孙云晓指出,近来,日本韩国出现学校注重素质教育,而家庭越来越重视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他方面培养的情况:

孙云晓:他两个国家很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学校做素质教育,社会上做应试教育,很多家长为了逼着孩子读名校,就得上课外辅导班。日本的父母对孩子的娇惯也有所增加。所以这是个人类共同的问题。中国现在有减负规定,也有可能导致中国的很多家庭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现在我国也提出重视素质教育,推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相关措施。而孙云晓认为,除了在教育上要注重综合发展和人格培养外,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也应有所改变。

孙云晓:要把运动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这个应该作为一个硬指标,全社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比如,在日本打开电视就看到日本的孩子、青少年在打棒球,他形成了一种时尚形成了风气。

(原标题: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 中国派体校生出战未占便宜)

孙云晓认为,中日韩三国,在对青少年的教育和培养上,观念不同:

孙云晓:孩子的差异实际上表现为教育的差异,主要的问题不是说中国孩子不行,而是中国教育有危机。日本的特别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特别重视体育锻炼和野外生存能力,中国的教育就特别重视孩子的成绩,这个吃好穿好学习好。

曾到日本留学的孙小姐介绍,日本的学校和家庭很鼓励学生去参与体育。而在日本,社会流行文化对于体育和体育精神的倡导和传播,也给孙小姐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孙小姐:日本很多的文化产业方面很提倡中学生的锻炼,漫画业和动画片很多都讲运动的,尤其在全日本一热播之后,很多人因为动画片去参与运动项目。

除了体育锻炼,孙云晓也介绍,在日本,学校经常组织孩子进行野外活动。而组织方将安全措施做得很细致,这也是对活动能够持续进行的一个支撑。

孙云晓:他们就是把安全预案做到了惊人的细致。所以一方面让孩子吃苦吃到把最大的潜力都给他激发出来了,同时它又把危险的概率降的很低。

而随着升学压力的增加,有曾经到中国学习过的韩国留学生姜同学介绍,现在韩国父母也更重视学习,小孩子的体育锻炼不太多。

姜同学:韩国新闻报道,每个学校就少点体育课,多去补课或者学习。下课以后要去补习班,晚上到十一点都去上课。自己弟弟也是,去补习班,运动的机会很少。

对此,孙云晓指出,近来,日本韩国出现学校注重素质教育,而家庭越来越重视学习而在一定程度上忽略其他方面培养的情况:

孙云晓:他两个国家很最突出的现象就是学校做素质教育,社会上做应试教育,很多家长为了逼着孩子读名校,就得上课外辅导班。日本的父母对孩子的娇惯也有所增加。所以这是个人类共同的问题。中国现在有减负规定,也有可能导致中国的很多家庭把孩子送进各种各样的培训班。

现在我国也提出重视素质教育,推出了减轻学生学习负担等相关措施。而孙云晓认为,除了在教育上要注重综合发展和人格培养外,对孩子的评价标准也应有所改变。

孙云晓:要把运动作为评价学生的重要指标,这个应该作为一个硬指标,全社会要树立这样的观念。比如,在日本打开电视就看到日本的孩子、青少年在打棒球,他形成了一种时尚形成了风气。

(原标题:中日韩青少年运动会 中国派体校生出战未占便宜)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最新评论

华人网免责声明:本站内容均为网友自行发布或转载网络公开内容,如涉及文字/图片版权违规或侵权可邮件处理。本站为公开内容载体,对用户发布内容仅承担基础违法筛删,其他责任发布者承担。

发表新贴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