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08岁的赵科亭老人起居规律,健康状况良好,坚持锻炼,饮食上粗茶淡饭,不仅生活能够自理,有时还乘公交去菜场逛。见到有客人来,老人热情招呼,口齿清晰,语言流畅,显得精气神十足。 16岁到咸阳谋生 做了几十年贩菜生意 赵科亭生于1905年,祖籍河南许昌。16岁到咸阳做小生意,起初由于人生地不熟,也没有人帮助,生活较为落魄,便经常在菜市场等人群密集的地方游走。久而久之,赵科亭发现,贩菜是个不错的选择,只需要将贩来的菜在早上卖完就行,剩下的时间干些别的小工,这样就可以多赚一些钱。 贩了一段时间菜后,有人对赵科亭说应该去铁路上工作,因为做工人要比贩菜有出息。听从别人建议,20多岁的赵科亭当起了铁路工人,但是在铁路沿线工作了一阵子后,枯燥乏味的生活让赵科亭越发想念贩菜时与农民、小贩、普通老百姓打交道的自由生活,于是又转而去贩菜。近30岁时,赵科亭与一位汉中女子结婚后定居咸阳,依然经营贩菜生意。由于诚信经营,生意越做越好,很多人都愿意与赵科亭打交道,这样一来,生活也算是过得去。后来赵科亭又加入农村合作社,这一干又是20多年,直到60多岁,赵科亭还在合作社看菜园子。赵科亭的儿媳妇冯青贤说,父亲那时贩菜时,常常起早贪黑,一扁担、一箩筐的去贩菜,吃了不少苦,才把这个家支撑起来。 喜欢看《新闻联播》 每天早晚坚持锻炼 读书看报是赵科亭老人的一大爱好,冯青贤说,父亲几乎每天都读书看报,最喜欢看的是讨论国家大事的报纸,每次看完后都会找一群老人在一块说道说道。由于上了年纪,有时眼睛花看不成报纸,老人就会准时守在电视机前看《新闻联播》,一边看一边评论,看到中国与外国有领土争端时,总是显得愤愤不平。除了看报看电视,老人每天早晚都要锻炼,冯青贤说父亲年龄大了后,仍坚持每天做些简单的动作,活动手脚和筋骨。“早上6点多起床锻炼,晚上7点半锻炼完后准时睡觉,锻炼身体是他雷打不动的习惯。”接过儿媳妇的话茬,赵科亭老人说,现在天气凉了,多锻炼有好处。 一天只吃两顿饭 两点吃完午饭不再进食 儿媳冯青贤说,老人吃饭不太讲究,平时就是粗茶淡饭。一般早上做稀饭、中午就吃面条,老人比较喜欢吃饸饹、饺子、羊肉泡馍等,一天只吃两顿,午饭两点左右吃完直到睡觉之前都不再进食。 “除了这些常规的食物,老人还喜欢吃肉,不管是猪肉、牛肉还是什么鱼肉,只要是肉,老人都喜欢吃,虽然原来的牙齿已经掉光,但补了后,现在什么都能吃了。”冯青贤说。从儿媳口中得知,老人爱喝饮料,不过每次只喝一小杯。 “老人很少吃保健品和补品,家里都是粗茶淡饭,但是会按老人的意愿来,也会注意节制,不能吃太多,毕竟老人年纪大了,肠胃消化系统没有以前那么好了。”冯青贤说。 老人想抱重重孙 笑称还要再活10年
对于老人的身体状况,冯青贤说,老人现在生活起居基本都能自理,只是在五六年前做过一个小手术,现在需要每个月到医院去复检一次,其他的基本上没什么问题。有几次,因为家里人有事比较忙,没注意老人,老人便一个人坐公交车到菜市场去逛了,这样的事发生了好几次。但每次老人回家都说,“出去逛逛没什么大惊小怪的。”现在赵科亭老人一家四世同堂,儿孙共20多口人,一大家和睦融洽。老人最喜欢和8岁的重孙在一起,还经常开玩笑说,我还要喝小重孙子的喜酒,想抱重重孙,我还要再活10年呢。 老人性格开朗,喜欢交朋友。几十年来遇到不顺心的事,从不往心里搁。如果有人主动找他搭讪聊天,老人的话匣子一下子就打开了,只要有人听,老人就很开心。 老人说,自己现在生活好得很,每个月都有高龄补贴,社会和政府对老人都很好,比起以往的苦日子,真是太好了,生活很安逸。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