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网南京10月21日电 21日,“南京一条隧道贯通8年未通车”的新闻,让南京市政府多个部门的官员再次想起一笔7年前“荒废”掉的5亿元人民币巨额投资和一座被废弃的“亚洲最大国际赛马场”,然而没有一个部门的负责人愿意承认这是他们的责任。 据当地媒体报道,“有市民发现,在被废弃的南京国际赛马场附近,一座建成8年的隧道迟迟未能通车,竟然被封闭搭起了板房住上了人。” 21日,记者采访得知,这座被废弃的隧道,原系该市被废弃的“亚洲最大国际赛马场”南京国际赛马场的配套工程。 当天,记者实地探访了这条名为‘凯旋路隧道’的汽车隧道,隧道本体仅有一百多米,入口处均被铁丝网封起。隧道内的马路上,水桶、桌子、餐具、晾衣架等用品摆放得到处都是,不远处有两套单层板房,接了电线还装了空调。 居住在这里的王师傅告诉记者,他们一家在这里生活了近六年,每月“上级部门”发1200元左右的工资,让他们负责对隧道进行看管,防止外人和车辆进入隧道。“同时保证隧道内专门的坝房通电防止水淹,有问题随时通报上级部门。” 在隧道入口处的墙壁上刻有建设方为南京市土地地产发展中心和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的字样。 记者致电该市土地储备中心,该处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们只负责土地的审批,2006年隧道建成后就移交出去了,隧道的管理应归交通局或者住建委。 该市住建部门负责人回忆,这条隧道为南京赛马场的配套工程,建成以后就移交给了市政管养部门,为何没有通车并不归其部门管理;为何建设这条隧道则归规划部门负责。 对隧道负有管养责任的南京市城管局市政工程管理处则表示,这条隧道自2006年起,住建部门既以“车流量小、公交车道少”为由改成了“封闭式管理”,6年多来他们只是按规定行事。 最终该市规划部门给出的解释为:当初规划中,这条下穿式隧道的对面将是一个市民广场,一侧是国际赛马场,一侧是地铁站,周围还有两块规划中的商业综合地块,“按照规划,这里的人流量和车流量是符合建设隧道的条件的。”
一座荒废隧道引出一场政府部门“踢球大赛”,最终的结论依然指向无解。不过很显然,“亚洲最大的国际赛马场”成了该地块开发的重要契机,也是凯旋路隧道筹建的原因。 根据当地媒体的报道,“南京国际赛马场于2002年立项,投资额超5亿元,占地1270亩,号称亚洲最大的赛马场,完全因2005年在南京举行的全国第十届会马术赛事所兴建。然而随着十运会的结束,赛马场即被荒废,变成了一个可容纳千余辆车的巨型停车场。 母体尚且如此,作为赛马场配套工程同年建成的凯旋路隧道,显然也失去了规划中的意义。政府领导的“短视规划”最终导致了“连环损失”,让人揪心(完) (原标题:南京隧道建成8年荒废 系被弃亚洲最大赛马场配套工程) |
华人资讯网
Copyright © 2014-2024 chineseol.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华人网